——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
新闻行业垂直网站“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0年前,这首雄浑高亢、慷慨激昂的歌,曾响彻鸭绿江两岸。70年后,当战争的硝烟散去,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金黄色的纪念章,回忆曾经的峥嵘岁月,仍是神采奕奕,眼中闪烁着光芒。
修路不畏难 舍生保畅通
舒兴国出生在四川雅安的大山里,因为家境贫寒,他从小就扛起了家庭重担,起早贪黑给地主种地,勉强能维持温饱。1950年,新成立的人民政府实行土地改革,舒兴国家里分到了房子和田地,生活有了好转,他对党和政府充满了感激。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战火严重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声浪中,舒兴国告别了父母和新婚的妻子,毅然报名入伍,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
“我们跨过鸭绿江大桥,到了新义州,这么一个大城市,已经被炸平了,一片废墟。”1951年,舒兴国跟随部队开赴朝鲜战场,承担着修复交通线路的重要使命。
运输是战争的生命线,交通要塞上斗争的危险程度绝不亚于前线作战。舒兴国回忆,为了保障军事物资顺利抵达前线,他与战友们顶着枪林弹雨,在青川江上守卫过江大桥,与敌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抢修斗争。
“那时候美军的飞机一天能来几百架次,扔下的炸弹多得不得了,炸了我们修,再炸就再修。”舒兴国说,哪怕是在半夜,听到铁路大桥被炸毁,战士们也立马翻起身,奔赴抢修一线。“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我有三天三夜没下过战场,当时想的只有一件事,要拼命把桥修好,早一分钟抢通,前线的战士就多一分希望!”
记者 姚群 摄
不忘峥嵘岁月 铭记战斗往事
战争远比想象的更残酷。在一次抢修任务中,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平地,舒兴国无处躲避,只能和战友们拼命往附近山上跑。一枚枚炮弹不断在身边炸开,战友不幸中弹牺牲,而他也被震进了土坑,直到战后,被其他战友从土坑里挖了出来,才与死神擦肩而过。
然而空中的野蛮屠杀,吓不倒钢铁般坚强的战士,舒兴国在战场上迅速成长起来,成为铁道线上一颗打不倒的螺丝钉。因为抢修运输线时不怕牺牲,表现突出,舒兴国曾荣获过三等功称号。当年获得的证书,他都精心收藏在一个小袋子里,时不时拿出来摩挲一番。
在舒兴国的案头,还挂着一张小小的纸片,上面一笔一划地写着:朝鲜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朝鲜云山志愿军烈士陵园,朝鲜价川志愿军烈士陵园……“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牺牲了19万的志愿军。很多和我一起参军的同乡,都永远留在那里了,我总是想起他们,心里不是个滋味。”提到曾经的战友,舒兴国的情绪有些激动,泪水打湿了他的眼眶。
“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我是幸运的,只要我活着,就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 退休后,舒兴国加入了杭州江干区凯旋街道景芳社区的义务巡逻队,成为一名党员志愿者。如今已90岁的他,仍坚持每个寒暑假给小朋友们讲述那段光辉却残酷的革命历史。“我要告诉孩子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献血换来的。一定要铭记祖国的历史,长大以后成为保家卫国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