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
新闻行业垂直网站【名家简历】
于光亚,民盟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木印社创办人,民盟黑龙江省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当代著名篆刻家,黑龙江省紫砂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当代紫砂巨匠鲍志强师父入室门徒。
于光亚从艺较早,早期便有缘拜上海篆刻家叶隐谷先生为师,叶隐谷是当代篆刻大家邓散木先生的入室弟子,深得邓派篆刻精髓,对秦汉印的追摹用功颇深,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
年少的于光亚正是沿着隐谷先生这条篆刻艺术的大道,以刀为笔,以石为纸,以古为师,以勤为志,游历于古今之间,徜徉于金石之韵,朝夕临池,刀耕不辍,在金与石的交响中孜孜不倦的汲取着古人和先师丰富的艺术营养,打下了深厚而坚实的篆刻传统基础。
他曾经说过,在进入创作阶段后,有两种方法可以避免死板和单调,特别是在写意类篆刻的临摹、创作中比较实用。其一,磨好印面后,将设计好的印稿翻过来,或用小镜子反照印稿,用刁、毛笔直接依样钩草,将印文反写于印面上。其二,用刀角直接勾写法。以浓墨施于印面,待干透后,用刀尖在涂墨的石面上,按印稿反面的字形,照笔画勾出一线笔纹,然后用刀照印稿刊刻。这种方法易于锻炼印人的整体控制能力,同时,线条比较灵动。以刀为笔,勾画印稿直接上石。一如信手写篆,下刀果断,轻松自然,刻出的印线条沉着灵动,慷慨淋漓。此法度稿初学者不可用,待熟练后方可试用,此法刻印,可免染上小家子气。
本来,于亚光老师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却突然在业界销声匿迹了。后来经人一打听,这才了解到,急流勇退是为了更加好的学习。10多年后,再次复出的他,虽然低调,不事张扬,但人们马上在欣赏他的作品时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的由衷感慨。
甘于寂寞,远离繁华,十几年的沉心潜修,使于光亚老师的艺术感悟和创造有了本质上的飞跃,犹如浴火涅槃的凤凰,展现着非凡的光彩。在媒体陆续发表的于光亚作品中,一幅幅视觉冲击强烈,充满艺术天性,元气淋漓的刀笔之作打动着每一个观者的心。
从印文到边款,从形式到内容,每一方印都彰显着作者对金石篆刻的深刻理解和大胆弘扬。即有豪放苍劲、古朴雄强之气象,又具浑然天成、自成一家之风貌。自创中不失传统气韵,老辣中却含书卷灵气。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逾矩,粗犷而不粗糙,大气而不拘谨。不难看出,于光亚对于方寸间金石写意的探索和创造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于光亚老师并不会止步于此,不断挑战自我,突破创新,不论在哈尔滨创作的2.4米×2.4米世界超大冰印的创造力,还是耗时十余年走遍全中国大江南北,终于领悟到属于自己的独特刻绘风格的毅力,都是常人所不能企及的。独特的篆刻风格与紫砂壶擦出了新的火花,他的壶灵动,鲜活,不落俗套。每一把壶都精心构思,独特的风格和娴熟的技巧,为古老的紫砂壶注入了新的活力。于老师以刀为笔,以壶为纸,开创先河,跳脱了传统紫砂陶刻的拘束,为大家呈现了一幅又一幅精妙绝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