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运河

来源:中国新闻报道作者:时间:2020-07-30 15:30:41
  为了以更加生动鲜活、群众喜爱的方式普及大运河知识、传承大运河文化、弘扬大运河精神,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组织制作了“‘社科小普’带你看大运河文化带”系列科普动漫片,并于2019年12月27日正式上线发布。配合科普推广活动相关社科专家从多个角度撰文,普及大运河文化知识。这次,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喜波教授讲解北京与大运河的相关知识。

  在中国的版图上,大运河和长城两个彰显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宏伟工程构成巨大的人字型的一撇一捺,横亘于中华大地之上,其交汇点就是我国的首都——北京。北京拥有运河和长城这两个中华民族金名片,是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历史上的北京,得益于运河的滋养而不断成长和壮大。可以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北京的富庶和繁华。北京运河起源很早,秦始皇北逐匈奴,就曾从山东沿海地区运粮至天津一带的海口,然后借助“北河”运输至边境地区,这是关于北京地区最早的利用运河漕运的文献记录。东汉时,上谷太守王霸,曾利用“温水”实行漕运,将漕粮运道上谷地区。秦汉北朝时期,幽州(今北京)为中原王朝的边镇城市,驻军众多,由于土地相对贫瘠,不得不从中原地区运输粮食至此,可以说北京城自古就没有离开过运河的支撑。隋炀帝为征伐辽东而开凿了永济渠和通济渠,北通涿郡,南达余杭,大运河第一次将北京与中原地区连接起来,北京的城市命运从此也发生重大转折,开启了从王朝边疆重镇向国度转变了历程。金元明清四朝皆定都于北京,为满足都城庞大的人口消费需要,历代王朝遂利用大运河从南方将漕粮源源不断运输至北京。元代在隋唐大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为今日京杭大运河奠定了基本格局。明初大运河山东段运河水源问题得以解决,大运河才真正发挥作用,成为维持都城繁荣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的经济命脉。清末,随着漕运的结束,大运河也完成了运输漕粮的历史使命。虽然漕运结束了,但京杭大运河自济宁至杭州段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内河航运功能,依旧是一条流金淌银的黄金水道。

  北京是重要的运河文化城市,至今保留着非常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北京地区的运河河道水系格局仍然得以完整保留。北京和通州之间的通惠河,早在元代就发明了现代船闸技术,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书写了中华民族的锐意创新的传奇;号称“九十九道湾”的北运河,则蕴含着古人既实现运河有效治理,又能保障漕船顺利航行的民族智慧。南新仓、北新仓等仓储文化遗产展现了明清时期北京城府库充盈的历史盛况,金砖厂、皇木厂、花斑石厂等众多地名讲述着明代“大运河漂来的北京城”的故事。八里桥车马杂沓,京通四十里地之间车马络绎不绝,张家湾通运桥人来人往,“京东第一大码头”见证了中外人士汇聚京华热闹景象。乾隆年间,朝鲜使臣朴趾源来到大运河畔,曾留下“(潞河)舟楫之盛,可敌长城之雄”的千古名句,气势恢宏的漕运盛景展现了古都北京作为运河名城的磅礴气势。

  历经千年发展演变,大运河逐渐流淌进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体现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符号。来到北京,既要领略长城的雄壮之美,也要感受大运河的阴柔之秀。请您驻足在北京大运河畔,倾听大运河讲述那不朽的千年往事。(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喜波教授)

  大运河系列科普动漫片已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线,同时线上线下矩阵式传播,大力普及运河知识,传播运河文化。

中国新闻报道

上一篇:热浪来袭!绿地·枫和九里携手苏州湾梦幻水世界,承包你的夏天!

标签
  • 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