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
新闻行业垂直网站我们是“青春杞航”小水滴支教团。我们原本想以旁观者的角度,用最客观的态度、最平淡的语言去叙述这一次支教。但作为当事人,他们每一个回眸、每一句笑语、送别时的眼泪,都让我们无法静下心来将自己置身于故事之外。
也许时间一长,我们会被遗忘,只希望他们能踩着我们的肩膀,放眼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就让我们成为彼此人生中一道抹不掉的重要痕迹吧。
2019年7月6日我们到达开封站,出了火车站的景象要比想象中的好,但飘扬的沙尘和拥挤杂乱的交通还是透露出了这个城市并不繁华。
在支教前,我们已经上网查阅了杞县的经济状况,了解到杞县的经济在开封市的排名比较靠后。当我们乘坐面包车越来越接近目的地的过程中,路边飞驰后退的景象,验证了网络上对这儿的描述——以农业为经济的主要支撑。而街道两旁最高不过四层的建筑物,“突突”来往的破旧三轮,行人黝黑疲倦的脸庞,这些足以看出杞县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们生活水平不高。
杞县的大蒜非常有名,其中可以算作地方特产的是苏木大蒜:市场的“超市蒜”、“礼品蒜”大部分来源于杞县苏木,大蒜交易市场内拥有店铺500余家,年成产量11万吨,交易额1.2亿元,成为全国大蒜四大集散地之一,被誉为“大蒜之乡”。一个小县城能够有一项全国闻名的东西并以此作为全县的重要经济支撑,这已是非常了不起。但就据我们观察,当地的·大蒜产业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优质的蒜的品种,并没有发展什么大蒜加工产业。但产业链的上游经济利润不高,杞县这样单单买卖从地里种出来的大蒜,哪怕品种再优质,农民也赚不了多少钱,最后只是徒有一个全国“大蒜之乡”的虚名。
杞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口的“老龄化”,不是发达国家的那种老龄化,而是因为当地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在家里而带来的老龄化。仅靠老人在家务农肯定带动不了经济的发展,如果在当地进一步发展大蒜加工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留下青年劳动力,久而久之城市回复活力,经济自然向上发展。
如今,科技在农业上的应用已较普遍,各种优质的杂交品种完全可以超越原本的好品种。所以我认为杞县的大蒜既然已经拥有了全国的名气,而且当地的劳动力价格不高,不如在当地发展大蒜加工产业,制作一些大蒜酱、腊八蒜等加工的罐装食品调料,出口到外省,以获取更高的利润。与此同时,大蒜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缓解当地的就业问题,留住青年劳动力,从而留住了孩子们的父母,这将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杞县留守儿童的数量,更可以带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再说杞县的教育状况。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即使是一个县城,人口数量也很多,学生的竞争压力很大。而杞县的教育条件明显是相对落后的。杞县的公立学校少,私立学校多,私立学校学费高,教育资源好,环境好,吸引了绝大多数人入学,但是公立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尽管虽然学费低,但入学的学生很少,一方面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入学人数少,公立学校办学积极性势必会降低,而就读于公立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经济条件差的家庭且多为留守儿童。为实现教公平,当地的学校建设和教育政策值得调整。
正式上课第一天。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孩子们太闹了。课堂纪律太难管,他们旁若无人的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偏又时不时看看老师,打量也好放哨也好,就是不肯安静。一节课45分钟,15分钟里只有5分钟在讲课,课结束了嗓子也沙哑了。不过这个情况很快也就被我们接受了,各班有了各班的解决方法。
比如用课余时间打进学生内部,关系熟络了他们就会在乎你,上课愿意回答问题,愿意做作业,愿意主动表现。有的孩子头脑聪明,一点就通,也有孩子接受尚慢,转不过弯,针对这样的情况,两个老师一起上课确有效果,一人在讲台授课,一人穿梭在学生之间管纪律与解答问题。另外在课堂上奖罚分明、增强趣味性等等。
透过闹哄哄的表象,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本性,我们理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借爱玩以教学是我们的办法。经过第一天的教学,我们就深刻地意识到了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常规的教学方式,孩子们不容易接受,也没有兴趣听。另外由于此次参与支教课程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孩子门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生活,据了解有些孩子甚至一年都难得和父母见一面,生活中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平日里娱乐的项目也很少,因此很多孩子将骑电动车当作娱乐,在裴村店乡的街道上,时有孩子骑电动车玩耍。我们希望孩子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假期的欢愉,为此,一方面我们尽量使每堂课都更具有趣味性更有侧重点,英语课注重培养对英语的兴趣,课堂中穿插一些有趣的英语动画,数学课注重思维的培养和引导,课堂中讲解一些趣味数学题和几何图形,语文课注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早读不只是教孩子们课文生字词的发音,更注重教阅读文章的方法和理解文章情感,课堂上培养孩子们抓住文章的核心思想和写作思路。通过交流沟通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然后在课堂中融入这些元素。另一方面,我们还开设一些拓展性课程,如科学实验课、绘画课、书法课、舞蹈课、手工课、爱国教育等。大多数孩子,也许是第一次用毛笔写字,也许是第一次看物化实验,我们很高兴,这种新奇是我们带给他们的,也很感慨,因为这种新奇对城里的孩子来说是平常的吧。
支教是一种志愿活动,又比一般的志愿活动多了一层意味,能参与到支教团中是我们莫大的荣幸。小水滴支教团15名成员经过学校的重重考验,最终确定,我们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相同的愿望,只愿以我们所有,给那片天地带去不同的色彩,与那边的孩子结缘,命运轨迹得以短暂交缠,给孤独的孩子们带去直面困难、发奋图强的信念。
小镇上,黄沙漫天,太阳毒辣,一出门一身尘灰一脸黑,但星光闪烁的夜空是城市里难得的美景;跳闸、蚊蝇叮咬、米饭难寻、几乎每天都有队员中暑或生病,但这里鲜甜的西瓜是城市里难得的滋润。我们因为怀着同样热忱的心而聚集到了这里,理应要克服的一切困难,身体不适不过是一时,艰苦的条件让我们更懂得了团队协作和彼此珍惜。
大家心里应该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我们究竟在支教中获得了什么?短短15天,我们能带给他们什么?
他们在成长,我们一样在成长,我们尚未成为能遮风挡雨的大树,我们和他们是共同作用的,在彼此生活里产生影响,双手相握之后又松开,朝着自己的路继续走下去,能在这15天相识,留下美好回忆,已经是上天眷顾,我们没办法陪着他们长大,因为我们也不过普通人而已。人生长途,没有谁能永远陪伴身边,很多人会恰好和你有一段路是相同的,所以一起走,走着走着,就剩自己一个人了。我们应该要学会笑着告别,从过去到未来,有这么多场告别,你又如何付出相应的感情?感情应该留在心里,别泼出去,泼出去就收不回来了。
于孩子们而言,与我们相处的这一段时间,他们收获了来自大学生老师的爱与关怀,透过我们的眼睛看到了一个相对更广阔的世界。支教前后的巨大落差,或许会是对他们的伤害,但这种伤害会鼓舞他们努力接近我们,至少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那就是大学。
在这15天里,我们参与了学校的教学、校园的清扫、校外的爱国宣讲、对部分贫困学生进行了家访。虽然支教条件艰苦,但这段时光却称得上充实与幸福。这期间,我们不仅要和学生们进行磨合,支教团内部也需要磨合。我们不仅收获一份感人的师生情,也收获了与其他老师之间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