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白条不良率远低行业水平 消费金融制胜关键应为“克制”

来源:作者:江南时间:2019-07-16 20:16:16

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已由6798亿元攀升至2018年10月的84537亿元。 消费金融蓝海依旧,各方势力争先涌入跑马圈地, 新产品、新模式的层出不穷刺激了消费新势力的崛起。繁荣背后,更多“90后”、“00后”也更加追求自我满足等。如何平衡消费金融业务健康发展与“过度消费”背景下的风险控制,成为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随着90后进入职场,习惯 “先消费后付款”的生活方式的年轻人群已成为中国消费市场信贷主体。网贷平台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国有4000多家平台,多数平台缺乏有效的风控手段,或是利用“涉黑”手段约束借贷人还款。由于一部分年轻人的收入短期内暂时无法与超前的消费欲望匹配,出现以贷养贷现象。

今年4月份,银保监会安排各地银保监局排查摸底各地区包括消费金融等机构在内的机构所存在的共债风险特征,并要求对当前共债风险程度进行预估。不少业内人士称2019年或将成为消费金融行业不良率高点。

行业“克制”避免盲目扩张

消费金融绝不是简单的放贷,也不是高利贷的线上化。针对消费金融管理的政策不断完善的同时,作为消费金融品牌更应该不断提升专业度及加强自律。

消费金融企业一方面需要加强消费金融服务与消费场景的融合;另一方面,需不断完善用户画像,有效进行差异化风险定价;最后还需对消费金融用户进行教育,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从而一定程度避免盲目扩张业务而导致的用户恶意欺诈及过度消费引发的金融风险。

作为行业第一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京东“白条”于2014年2月诞生于电商消费场景, 这一模式让资金真正流向消费领域。从白条开始,在随后的几年中,蚂蚁花呗、腾讯微粒贷、苏宁任性付等具有互联网属性的消费金融产品陆续问世。这一全新模式直接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了爆炸式的增长。

尽管起步最早,但“白条”始终保持较低的费率,同时维持着低于行业平均值50%以上的坏账率。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区力曾表示,消费金融工具一方面可以帮助人提早实现梦想,但另一方面,金融杠杆的工具也会放大人的“贪婪”, “无论是出款人还是借款人,都需要强调‘克制’。” 5年下来,白条的信用风险评分模型已经历10个大版本20多次迭代,模型中的变量就有90万维以上。据相关数据显示,京东白条截至2017年6月,不良率仅0.52%,而2018年京东白条应收账款不良率下降为0.48%,远低于2018年银行业不良率1.83%的平均水平。

开放共赢推动行业普惠

事实上,完善的风控体系可以有效降低不良率,互联网出身的消费金融品牌具有较强的场景优势及数字科技实力,如果能够将这些能力开放给金融机构,则将进一步促进整体行业风控水平的提升。

当前,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已经打开了业界的想象空间:京东数科将数字化风险管理能力输出,能帮助银行在信贷审核上效率提高10倍以上,客单成本降低70%以上。目前,京东数科合作的银行业机构已超400家。科技巨头对外的开放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孤岛导致的过度授信、重复授信、多头授信等引发的金融风险问题。而传统金融机构通过牵手数字科技机构引入第三方风控技术,强化自身风控体系,有效补充提升自身风控能力和获客能力也是大势所趋。过去金融机构更多的赚取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暴利。用户对金融的需求在过去无法被覆盖,或者要以很高成本才能获得。而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已让更多用户获得高质量金融服务,真正实现了普惠。

中国新闻报道

上一篇:木链科技助力2019年工业信息安全技能大赛